从海南省海口市区驱车行驶大约30公里,记者来到位于琼山区红旗镇的花卉产业园:和煦的阳光洒在柔软的土地上,一株株富贵竹、龟背竹、鸟巢蕨紧挨着,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红旗镇谭墨村十余名村民和工人们一起,在花丛间劳动。 “这个叫龟背竹,因为它的叶子看起来和乌龟的背很像,所以取名叫龟背竹,它的生长周期很短,两三个月就可以采集一次。”30多岁的陈海涛一边熟练地打理枝叶,一边向记者介绍,他原是谭墨村地道的农民,如今谈起养花种花的话题来竟头头是道。 记者随后从产业园区了解到,循着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思路,红旗镇确立了依托花卉实体经济,带动红旗中心镇建设的发展规划。其中,花卉园区规划建设面积近5000亩,目前已落实征地2100亩,完成花卉种植面积400多亩,并配套建有育苗大棚和花卉科研基地等项目。 “我叫陈玉霞,就住在附近,以前种过香蕉,但不好卖,挣不到钱。现在好了,出让土地有租金,干活还领工资,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育苗棚内,没等记者发问,一位性格豪爽的大婶就热情地自我介绍。她说,从电视上听说了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农村发展,大家十分高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对长期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鼓舞和动力。”红旗镇委书记王小宝介绍,作为具有“23年红旗不倒”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同时是毛泽东主席亲手树立起来的“重要的是做出榜样给农民看”的一面旗帜,红旗镇于去年又获得“全国文明生态镇”的荣誉称号。 如今,借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东风和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良好契机,红旗镇再次依托其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以发展花卉产业为支撑,加快落实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和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建设等,在提升农民实际经济收入的同时,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在距离花卉产业园区不远的地方,一批以本立村、泮边村、南畴湖村、岭门村等为代表的文明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已初具雏形,流连其间,村村道路相连、处处美景相应、湖光水色人文浑然一体。王小宝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红旗镇已创建文明生态村96个,创建率达77%,成为省内外社会各界参观学习的“取经地”。 “以前,农民主要靠种辣椒、橡胶等经济作物,但受气候、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收入极不稳定,不像现在,农村环境越来越好,大家收入相对稳定,工作也比较轻松,生活自然也就更有盼头!”傍晚时分,正在收拾工具准备“下班”回家的陈海涛,高兴地对记者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4 07:55 , Processed in 0.0679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