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筹备,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个分会——鲜切花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鲜切花标委会)于4月14日在京成立。会议审议了鲜切花标委会章程(草案)、秘书处工作细则(草案)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2009年工作计划。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吉林、甘肃、云南、海南等省、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及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鲜切花标委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的大力支持,接受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这个主要从事鲜切花领域内的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鲜切花运行行业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秘书处设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任委员由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张引潮担任,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王继华任秘书长。 我国的花卉产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标准化已成为生产高品质花卉产品的基础和前提。2005年,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鲜切花标委会则是经过3年多筹备后成立。张引潮提出,鲜切花标委会成立后,将开展鲜切花标准体系的研究、国家标准制修定、标准普查与统计、了解国际鲜切花标准、鲜切花标准宣传推广和应用等工作。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基础调研、标准体系的构建以及标准的审查、积极开展标准的申报、加强业务培训等。鲜切花标委会也将充分调动政府、科研、企业、检验检疫等各方面的力量,吸收企业会员参与标准的制定,让标准有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与会代表对于鲜切花标委会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并纷纷献计献策。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开学说,鲜切花标委会委员有50%来自企业,就是希望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配合,根据行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组织各方面力量来完成标准的制修定,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和葵处长认为,目前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标准化、规模化,很多时候有大订单却无法承接,就是因为企业按照各自标准生产,没有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主任唐道城提出,在制定标准时要注意细节,如标准制定要有形态标准和开花标准,要注意品种差异等。他还建议,为了使标准能满足市场需求,鲜切花标委会成立后应定期对市场上流行的花卉进行调查。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反映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10年前,我国曾出台过一套鲜切花国家标准,但由于当时产业水平较低,标准的执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该标准对采后保鲜、分级包装等重要问题都没有注明,与此后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已很不相称。业界希望鲜切花标委会今后在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时要注意与市场接轨。同时在标准的制定中,要注意权威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使经过修订或新制定的标准真正符合产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会议还对八仙花、补血草等9个鲜切花国家标准进行了审定。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4 08:00 , Processed in 0.0613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