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3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第二大问题,植物因土壤水分失调引起的生长受阻:
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的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组织纤维化加强。较严重的干旱将引起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尖,叶缘或叶脉间组织枯黄,这种现象常由基部叶片逐渐发展到顶梢,引起早期落叶落花落果,花芽分化也减少。在花木苗期或幼株移栽定植后,以及一些草本花卉,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萎蔫或死亡。
杜鹃对干旱非常敏感,干旱缺水会使叶尖及叶缘变褐色坏死。
花旗松的焦萎病也因缺水所致。
土壤水分果多,往往发生水牢现象,植物根系首先受到伤害。因土壤空隙中氧气减少,使植物根部呼吸受阻,容易发生窒息引起腐烂,同时在水分过多而缺氧的状态下,由于嫌气性细菌活跃,而使土壤中一些有机物产生甲醛化合物,醛和醇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植物的根系,使之腐烂。根系受到损害后,便引起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和落叶,茎(干)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死亡。
多种花卉在土壤水分过多的情况下,通常易发生叶色变黄,花色变浅,花的香味减退,引起落叶,落户而,严重时根系腐烂,甚至全株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