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0|回复: 0

讲道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4 2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最初“立意”,也可以这样分类:有的是讲道理,有的是讲故事,还有一种情况是故事和道理一起讲。 <BR><BR>  这第三种情况还可以细分,以讲道理为根本而借用故事的,比如先秦诸子文章就多用这种形式,其中庄子是个典范;以讲故事为主要载体而隐蕴了道理的,比如先秦以后逐步兴盛起来的小说就是这样,其中曹雪芹是个楷模。外国也是这样,比如释伽牟尼的说法,往往就跟先秦诸子的论道如出一辙;许多现代派的小说,跟雪芹先生的笔法也可谓同宗或近源。 <BR><BR>  单纯讲道理讲得最打动人心的,在古典时期那还是得推崇老子、孔子等祖师辈份的大家,至于后世单纯讲道理就能讲得有滋有味、沁人心脾的,可以说毛润之先生的政治论文尚能具备这层魅力,但总的趋势是靠单纯讲道理就能令人游魂荡魄的文章,越来越不容易得遇了。 <BR><BR>  单纯讲故事而不想表达些什么情与思的文章,几乎没有。但有人讲得好,讲得妙,讲得既有血肉又有筋骨,可谓形神一体妙处无穷,有的就讲得很是无聊或粗俗,讲故事就是有这个隐患:一不小心就粗俗劣陋了,似乎世上根本就没有一不小心就讲出个《红楼梦》那回事。现而今,讲故事的文章大行其道,小说横行四野,散文满天纷飞,都能讲故事,都好讲故事,真可谓无特产不成宴,无故事不成文,然而好故事似乎却越来越少了。 <BR><BR>  纵观各位擅讲故事或擅讲道理或即擅讲故事又擅讲道理的各位古今师范,还就是鲁迅老先生样样精通。把个杂文讲成了匕首投枪,耍起来群众喝彩,掷出去敌寇丧胆;把故事讲成了灵魂的雕塑,言行都是鲜活的,境地都是可以触摸的,那故事里的根儿一下子就扎进了字里字外的心苑。与雪芹先生相比,他们都是诗人,都把一些故事讲成了史诗,与主席同志相比,都是雄浑慷慨的歌者,都把一个时代的旋律演绎成了浩荡于宇宙的绝响。 <BR><BR>  那么讲道理也可以成为诗?说故事也可以成为歌?那么诗与歌是道理的爱人?还是故事的宗亲?为什么当今诗人比飞虫还多,可听起来却不过尽是些蚊蝇哼哼呢?为什么遍地是红艳的歌星,可耳朵为什么还不如听到杀猪逗猫时的声响更来得安怡呢?原来,好多人已经不知道要如何讲道理,也不知道怎样讲故事,原来如今既稀少文论又缺乏小说也难寻散文更无觅诗歌,一个个识字不识字的都进化成了那由聋而哑的盲者。 <BR><BR><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2 01:26 , Processed in 0.1020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