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3|回复: 0

红锥育苗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0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连山林场历来都以针叶树为主要造林树种营造纯林,结果造成林分树种结构单一,抗病虫害风险加大,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均不理想。为改善以上状况,调整树种结构,本场自2001年起选定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红锥(Castanopsishystrix)作为造林树种之一,并开始进行育苗。红锥又名赤黎、红椽,系壳斗科常绿高大乔木,是本植被带———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的指示性树种。九连山林场是红锥主要分布区,树种表现速生,其材质重而且坚韧,干后不易开裂,是重要的造船、建筑、车辆、家具用材,在广东海陆丰一带已有大片人工林。红锥育苗以种子繁殖为主,为了掌握红锥营养袋育苗技术,从而进行大规模育苗和推广造林,2001年起本场对红锥育苗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总结了其育苗技术要点,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P>
<>1 苗圃地概况 </P>
<>  苗圃地设在九连山林场林区山坡底部,面积约1000m2,交通及用水极为方便,可以直接引用山坑水进行浇灌。苗圃地土壤条件中等。在苗圃地上开设苗床,苗床的方向根据地形而定,苗床宽1m,排水沟深30cm,宽30~50cm。 </P>
<>2 试验方法 </P>
<>2.1 室内外沙藏种子催芽对比试验 </P>
<>  分室内沙藏催芽与室外沙藏催芽进行对比试验。方法是在室内外分别搭建沙床,然后将红锥种子各25kg层积播于沙床中进行催芽。沙床规格高15~20cm,面积10m2。播种后控制好沙床水分,湿度以用手出力握不滴水,松开手沙成团不散开为准。沙床上覆盖稻草以保温。室外沙床同时还用薄膜覆盖保温。 </P>
<>2.2 不同营养土配方育苗的对比试验 </P>
<>  用两种不同配方的营养土装袋育苗。配方Ⅰ为60%黄泥心土+38%火烧土+2%过磷酸钙,装袋6.5万袋。配方Ⅱ为40%黄泥心土+38%火烧土+2%过磷酸钙+20%红锥林下表土,装袋0.5万袋。营养袋装好后摆放在苗圃新开的苗床上,其中配方Ⅰ有1万袋摆放在水泥地面上。 </P>
<>2.3 幼芽与幼苗移植的对比试验 </P>
<>  种子萌发后出真叶前为幼芽阶段,幼芽长出真叶后为幼苗阶段。在幼芽期移植5.5万株幼芽到配方Ⅰ的营养袋中(包括水泥地面上的营养袋),0.5万株幼芽到配方Ⅱ的营养袋中。在幼苗期移植1万株幼苗到配方Ⅰ的营养袋中。苗木移植后,观察苗木成活及生长情况。 </P>
<P>2.4 不同育苗床对苗木生长的对比试验 </P>
<P>  以配方Ⅰ装袋育苗的6.5万株苗,1万袋摆放在水泥地面上,5.5万袋摆放在普通苗床上,以观察两种苗床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P>
<P>2.5 观测方法 </P>
<P>  试验于2001年1月5日播种红锥种子,同时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时间、发数量,并统计发芽率。2001年12月30日,苗木1年生时,结合苗木验收,分别在不同营养土配方、不同移植时间、不同苗床条件的苗床上各取3~5个1m2的样方,在样方内统计苗木成活数量及实测苗高,然后将同类型的样方取平均值,计算成活率及苗高。 </P>
<P>3 试验结果与分析 </P>
<P>3.1 室内外沙藏种子的催芽效果 </P>
<P>   催芽是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不可缺少的育苗技术环节,催芽的目的是使种子提早萌发。由于种子的特性千差万别,故催芽的方法也很多,有低温沙藏催芽、高温沙藏催芽、变温沙藏催芽、雪藏催芽等,还有应用生长调节剂促进种子发芽等。本试验重点在探索催芽温度、光照、通气性对苗木萌发的影响。可见,红锥种子室外沙藏催芽效果比室内沙藏催芽好。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红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其特性喜光、喜较高的气温以及要求苗床通气性良好。室外沙藏催芽光照充足、气温较高,所以种子发芽较早、发芽整齐、发芽率高。室内沙藏催芽则相反,由于缺乏光照、气温较低,种子发芽时间较室外沙藏处理迟10d,而且发芽不整齐,发芽率比室外催芽低18.7%,仅有69%。因为室内气温低,种子呼吸消耗大,致使部分种子出现腐烂现象。 </P>
<P>3.2 不同营养土配方对苗木的生长影响 </P>
<P>  营养土提供了苗木生长的矿物质、水分和通气条件,是影响苗木生长的最关键的因素。营养土配方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营养物质的供应量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影响其通气性方面。试验中两种配方差别在于黄泥心土和林下腐殖质土的数量和比例不同,以观察其对苗木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营养土的苗木生长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增加了腐殖土的配方Ⅱ更适合红锥幼苗的生长。因为腐殖土显然能比黄泥心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矿质营养,而且对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明显作用,土壤通气性好,有利根系的生长,从而为幼苗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试验表明,增加腐殖土减少黄泥心土的配方Ⅱ,1年生红锥幼苗高生长达25cm,比配方I高25%。 </P>
<P>3.3 幼芽期和幼苗期移植效果对比 </P>
<P>  红锥种子萌发后幼芽期和幼苗期移植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可见,幼苗期移植成活率达90%,1年生苗高25cm,比幼芽移植苗高25%。可见幼苗移植远较幼芽移植好。幼苗期由于长出真叶,其光合速率远较子叶为高,故其能量利用率也高,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应远较子叶期为多,反映在成活率和高生长有较大的差异。试验还观察到,在幼芽期苗木根系生长很快,在长出真叶前主根长度一般可达到10cm,而且侧根很少,移植时很容易伤害根部,影响苗木生长。 </P>
<P>3.4 不同苗床条件育苗效果 </P>
<P>  通过对1年生苗木的生长观察,水泥地面上摆放营养袋育苗,由于透水性差,容易积水,而且气温变化大,苗木生长与正常苗床育苗对比,不论成活率或苗木高生长都相差极大。水泥地面苗床营养袋所育的苗木1年生时成活率不足60%,平均苗高不足15cm;而普通苗床营养袋所育苗木成活率达85%,苗高可达20cm。 </P>
<P>4 结论和建议 </P>
<P>4.1 红锥育苗采用室外薄膜保温和层积沙藏催芽,并保证充分光照的方法较好。同时为防鼠害,晚上要坚持将薄膜盖好。 </P>
<P>4.2 配制营养土时适当减少黄泥心土的比例,有条件时可用赤霉素促进红锥种子萌发,其用量一般为500mg/kg,加水混和在营养土中。营养土要增加腐殖土的用量,为幼苗供应矿物质和增加基质透气性。选择苗床要考虑苗床的透水性,忌积水。 </P>
<P>4.3 移植苗木以幼芽长出真叶,并待苗木半木质化时最佳。这时移植的苗木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整齐。 </P>
<P>4.4 红锥苗木根系生长较快,苗木移植到营养袋内生长5个月,根系就能穿过营养袋深入苗床,造成苗木出圃时起苗困难、易伤害幼苗根系,从而影响成活率。要定期移动营养袋,一般是苗木移植后5个月内要进行第一次移动营养袋,以后每两个月移动一次,确保苗木主根不穿袋入苗床。另外,试用主根抑制剂PP333处理移植苗,可促进侧根大量发育,且主根不穿袋入苗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20 06:24 , Processed in 0.0849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