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夏秋时看了很多蝴蝶的PP,对蝴蝶消
息的报道比较敏感. 看后觉得很感人,翻译了大意,放上来共享.[s ]
三周以前, 纽约上州的两个人,在郊区骑自行车运动时,发现路边有一受
伤的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他们把它带回家,喂以腐熟的梨加水和
蜜糖的混合物. 蝴蝶恢复了体能. 但是破损的右翼使它无法飞行.通过看
了网络上非营利的"帝王蝶基金会"提供的九分钟视频,他们懂得了修补
的方法:用粘合剂(contact cement)和纤细的"夹板"( cardboard splints)
把它的翅膀给修补好了.他们把它装在鞋盒里,到35英哩外的货柜车转运
站,恳求往南方去的司机给这"鞋盒"搭顺风车.(因为此时的纽约地区已很
冷,不适合蝴蝶的长途迁移了.) 终于,有一个来自阿拉巴马州的货车司机
愿意捎带蝴蝶. 星期二(两天后),这司机从南方的佛罗里达州打电话来告
知:帝王蝶已放生,带着修复的翅膀,继续向南方的飞迁.
下面是新闻报道的照片. 可以看到帝王蝶右翼上的两根细小的白色"夹
板".
[attachimg]31419[/attachimg] (美联社)2008.11.20.
美洲帝王蝶

北美大陆上生活着一种非常著名的蝴蝶--帝王蝶,这些风度翩翩的家伙每年要在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上演颇为壮观的长途大迁徙。美洲帝王蝶是一种双翅黑色与金黄色相间、沿翅边嵌着白点的漂亮蝴蝶,由于它的翅膀颜色以金色为主,呈帝王王冠状,因此被人们叫做“帝王蝶”。帝王蝶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超长距离定期迁徙的蝴蝶品种。为了躲避加拿大和美国北方严寒的冬季,数以百万计的帝王蝶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长途旅行。它们不仅能像候鸟那样辨认出正确的前进方向,还拥有独特的生命周期:一只普通环境下的帝王蝶只有四个月的寿命,但加入了迁徙行列后,竟然能自动再延长五个月生命,从而顺利地完成艰辛而漫长的迁徙旅程和繁殖后代工作。 从加拿大南下墨西哥的帝王蝶一般能活上6到9个月。它们首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境内交配产卵。接着,在得州出生的蝴蝶第二年返回美国南达克塔州生儿育女。这些新出生的小蝴蝶最终能抵达加拿大温尼伯格省繁衍下一代。地球上只有少数动物能分辨出经纬度。其中,有些动物在迁徙过程中依靠母亲或其他长辈带路,但帝王蝶都是“孤儿”。候鸟能利用星星导航,同时还会参考地球表面的标志性建筑或磁场。当太阳高度小于57度时,帝王蝶就要离开自己的栖息地南下了。可这些在北方出生的蝴蝶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南方老家呢?
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栖息在加拿大和美国落基山脉以东的帝王蝶都要经过4500多公里的飞行抵达墨西哥。稍作休整后,它们便又向南迁徙,直到12月初抵达目的地——墨西哥南部马德雷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的冷杉林,并在那里越冬、栖息、交配、产卵,最后全部死亡;而生活在落基山脉以西的帝王蝶则直接南下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桉树林完成它们同样的使命。第二年三月,它们的后代又会长途飞行数千公里北上,从自己的出生地准确无误地回到加拿大或美国的平原和丘陵地带“避暑”。这一神奇现象引起科学家的兴趣。
由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接壤地区不大,这些栖息地几乎遍布美国北方的蝴蝶是怎么进入相对狭小的墨西哥呢?研究人员发现,原来这些蝴蝶拥有天然的罗盘系统。当进入山区后,帝王蝶还能提高高度甚至急转弯。帝王蝶大脑中的生物钟控制着它的新陈代谢功能和发出迁移信号。据介绍,阳光,特别是紫外线对帝王蝶的生物钟功能有重要作用。帝王蝶的眼睛对紫外线特别敏感,这能为它们提供方向感。不过,由于墨西哥滥砍滥伐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破坏了帝王蝶的越冬家园和幼虫生长环境,直接造成最近几年帝王蝶的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达成一项保护美洲帝王蝶的协议,并建立了“美加墨三国帝王蝶保护网”,共由1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组成。有关方面希望,此举能大大推动对帝王蝶保护区、迁徙途经区域、越冬栖息地的国际保护工作。很多蝴蝶爱好者表示,盼着到明年春天能看到更多帝王蝶顺利返回美国和加拿大,从而给更多的当地人带来春天降临的大好消息
来源: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