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美好时光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污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第二大问题,植物因土壤水分失调引起的生长受阻:
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下的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组织纤维化加强。较严重的干旱将引起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尖,叶缘或叶脉间组织枯黄,这种现象常由基部叶片逐渐发展到顶梢,引起早期落叶落花落果,花芽分化也减少。在花木苗期或幼株移栽定植后,以及一些草本花卉,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萎蔫或死亡。
杜鹃对干旱非常敏感,干旱缺水会使叶尖及叶缘变褐色坏死。
花旗松的焦萎病也因缺水所致。

土壤水分果多,往往发生水牢现象,植物根系首先受到伤害。因土壤空隙中氧气减少,使植物根部呼吸受阻,容易发生窒息引起腐烂,同时在水分过多而缺氧的状态下,由于嫌气性细菌活跃,而使土壤中一些有机物产生甲醛化合物,醛和醇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植物的根系,使之腐烂。根系受到损害后,便引起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和落叶,茎(干)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死亡。
多种花卉在土壤水分过多的情况下,通常易发生叶色变黄,花色变浅,花的香味减退,引起落叶,落户而,严重时根系腐烂,甚至全株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三,温度不适宜
温度过高
植物必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他们的适应能力,植物的代谢过程将受到阻碍,组织将受到上海,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高温常使花木的茎,干,叶,果受到伤害,通常称为灼伤,如树皮的溃疡和皮焦,叶片上产生白斑,灼环等,花灌木及树木的日灼常发生在树干的南面或西南面。日灼造成的伤口往往给蛀干害虫和枝干病害的真菌打开方便之口。在苗圃,夏季的高温常使土壤表面温度过高,而引起幼苗茎基部灼伤。针叶树幼苗受土壤高温的灼伤,茎基部出现白斑,幼苗即行倒伏,易与侵染性的猝倒病混淆,在阴处,当气温超过32度时,新栽的铁杉,紫藤和绣球花等花木,容易受到高温的伤害。
高温使光合作用迅速下降,呼吸作用上升,因而消耗植物体内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引起生长减退,植株即枯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低温同样会使植物收到伤害。低温对植物造成危害的原因,首先是使植物细胞内含物结冰,从而引起细胞间隙脱水,或使细胞原生质受到破坏。通常常温下降愈快和结冰愈迅速,对植物产生的危害愈严重。
霜冻是常见的低温伤害,晚秋的早霜常使花木未木质化的枝梢及其他器官收到冻害。春天的晚霜易使幼芽,新叶和新梢冻死;花芽和花受害则引起落花,这对春季观赏花木危害甚大。而冬季的一些反常低温对一些常绿观赏植物及落叶花灌木等未充分木质化的嫩梢,叶片同养引起冻害。陆地栽培的花木受霜冻后,常自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斑,有时叶脉间的组织也产生不规则形的斑块,严重时全叶坏死,解冻后叶片变软下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低温还引起苗木冻拔害,尤以新栽植的苗木易受其害,其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结冰,冰柱体积不断增大,将表层土壤抬起,苗木便随着土壤的抬起而上升,当结冰融化时,表土下沉恢复原状,苗木则不能随之复位,如经数次冻拔,苗木则可被拔出而与土壤分离遭受损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0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四,有毒物质的污染
自然界中存在有毒气体,颗粒物,农药等污染物,对植物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时使植物死亡。
大气污染种类很多,主要有硫化物,氟化物,氮氧化合物,臭氧,粉尘及带有各种金属元素的气体。
大气污染物往往延迟植物抽芽发叶,结实小而少,叶片失绿变白或有坏死斑,严重时大量落叶,落果,甚至使植物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2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缺N,P,K,Ca,Mg,Fe,Zn,S,Mn)水分,温度,有毒物质

氟化氢危害的典型症状,是受害植物叶片顶端和叶缘处出现灼烧现象,这种伤害的植物颜色因植物种类而异。在叶的受害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棕红色带。由于尚未成熟的叶片容易受氟化氢危害,而常常使植物顶端枯死。
唐菖蒲对氟化氢最敏感,受污染后首先是植物叶尖产生灼烧现象,然后逐渐向下延伸,黄花品种更为敏感,很小剂量即对花产生危害。
玉簪受氟化氢的危害,在叶缘和叶尖处产生半圆形浅棕褐色或乳黄色的坏死斑,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有一条棕褐色带,受害组织失水后即成一层薄膜,并逐渐破裂脱落,使叶缘成缺刻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4 22:43 , Processed in 0.1071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