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回复: 15

重阳节,为老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1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天就是我国传统的“九九”重阳节了,古人始终将这一天作为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总是在想应该为自己及朋友的老人们做点什么?除此之外,我先借助这一块园地:
    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欢度晚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徐紫林 + 2 漂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习俗

河北省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
  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
  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
  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
  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
  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
  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
  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
  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
  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
  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
  中国开封菊花花会始办于1983年,开封是以菊花每年举行一次年会的唯一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永远健康长寿,欢度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选择了三则有关“重阳节”的异文展示给大家: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然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0: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0: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献上我制作的节日贺卡,卡上的菊花仿佛节日夜空的礼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吃 有赏  有玩  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4: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友们的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4: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打开电脑就收到好消息,谢谢徐版、民生版的加分鼓励,祝各位花友赏花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5-17 13:52 , Processed in 0.1512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