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35|回复: 62

[编撰类原创] 广群芳品——菊 谨以此答谢芳草前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话说欣赏了前辈带来的那么多美丽的花花
偶怎么也该投桃报李表示一下
遗憾的是没有相机  想分享几张PP亦是有所不能
于是想起以前所编撰的一辑花卉欣赏系列文章  权且拿出来分享一下  希望不至于贻笑大方

PS:广群芳品是我10多年前所编撰的一册花卉欣赏资料文集  收集了一些传统名花的诗词典故等文艺欣赏方面的东西    当时翻阅并抄录了很多的花卉书籍 差不多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编撰而成   菊是其中的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归正传 先来篇序吧  这可是偶的原创哦  希望当的前辈法眼

                                                                       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霜风紧而木叶落,商音急而众芳凋。山寒水瘦,行人止步于郊野,花残月冷,美景渐消于眼前。当此直时,所堪悦目者,惟黄花之烂漫,敷华吐芬,傲睨昊天。
夫黄花者何也?菊之别名也,菊以黄为正色,故名之。夫菊独喧妍于秋霜摇落之时,《礼记·月令》记之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因又以为节花,以准时令。
    夫菊于草木之中而有特异,不与众卉同语,其如魏钟会之所赋: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有此五美,可谓贵极乎!是故骚人墨客之所咏,相续不绝。晋陶渊明独爱菊,其有佳句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见其备极之喜也,而其人之清标高洁亦同于菊,时人亦以渊明为菊之知己,自此菊与陶令结缘而千载不移,自陶令以降,世遂目之为隐逸之花,故濂溪有云:菊,花中之隐逸者也。菊之卓立风霜既同逸士之寂寞守操,乃得与梅竹列班,嘉兰为友,并为花中四君子也。故高人隐士,不可一日无此花也。庭院之中,东篱之际,殊不可废也。
   又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更有离奇者如《神仙传》之所云:康风子服菊花柏实,乃得仙。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是故益为世间所特重,记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特征:
     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黄华、更生、寿客、金英、金蕊、帝女花、节华、女节、女帝、甘菊花、女华、金蕊、寿客、傅延年、阴成、女茎、朱赢、周盈、日精、药菊等。
 Dendranthemamorifolium
 拉丁文:Dendranthema morifolium(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部略木质化,直立或半蔓性,多分枝,茎高60一150厘米,小枝上具绒毛或柔毛。单叶互生,叶有柄,叶片卵圆形或狭长圆形,长3.5-5厘米,宽3-4厘米,叶缘浅裂或深裂呈缺刻及锯齿状,基部心形,下面有白色绒毛。花为头状花序,直径2.5-25厘米,大小不等,着生茎顶,花期一般为11月,花形丰富,花色多样。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性喜阳光和凉爽的气候,稍耐荫庇。耐旱,忌水涝。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但以疏松肥沃含腐植质多的沙质土壤为佳,低洼盐碱地不宜栽种。温度在10℃以上隐芽可以萌发, 20至25℃的温度最适宜生长。属短日照植物,在春夏长日照的季节里,只能进行营养生长。立秋以后,随着天气的转凉,日照时间的缩短,才能开始花芽分化,孕育花蕾,冒霜开出艳丽的花朵。每年花开后,地上部分枯萎,留下宿根越冬,翌春萌发新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菊的分类

  目前植物分类学记载(源自1990年的国际菊登陆名录)全世界有菊科植物920属,19000种,我国约有164属,1950种。至今全世界已有上万个菊花品种,中国目前拥有超过3000个菊花品种。
一般来说,菊花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自然花期菊花可以分为:早菊(亦名夏菊9—10月开花)、秋菊(11月开花)、晚菊(亦名寒菊12月以后开花)。
按花径可以分为:大菊、中菊、满天星小菊。
按栽培形式可以分为:独本菊(一株一花者)、多头菊(一株数干而一干一花者)、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高接菊等(多个颜色的菊花嫁接于青蒿上面)。
按花形类别可以分为:单瓣、复瓣、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类、扁球、球形、外翻、龙爪、毛刺、松针等形等。每个类型中还分有多种花形,如平瓣类中有平带形、荷花形、芍药形、平球形、反卷形等。每个形中还有多种花名,如芍药形中有绿牡丹、金背大红等。
按花色可以分为:有黄、白、紫、绿等色,并有双色种及中间色,双色如二乔,中间色如黄色中还有金黄、淡黄、中黄、柠檬黄等。红色中还有深红、粉红、桃红、淡红、肉红、棕红、紫红、玫瑰红、朱红、二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繁殖:

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为芽插、嫩枝插、叶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脚芽扦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除去下部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 5厘米,插于温室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嫩枝插,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在18-21℃的温度下,3周左右生根,约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质以素沙为好,床上应遮荫。全光照喷雾插床无需遮荫。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一张带腋芽的叶片扦插,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3)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祥锦”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秋末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于盆中或定植田间,5—6月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4)组织培养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脱毒及保持品种特性等优点。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适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茎尖、嫩茎或花蕾为外植体,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种。培养室温度为25℃+1℃。每日照光8小时,光强3000—4000勒克斯。经1—2个月培养,可诱导成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栽培要点:

《花经》中有《艺菊诗》一首,可以供爱菊、种菊者参考——
?嫩芽尚怯立春寒,肥料当兹灌溉难;
?雨水节中惊蛰里,挑泥锄土埋花坛。
?晴和风日届春分,润土分秧手植勤;
?序至清明经谷雨,移栽莫植雨纷纷。
?苗长登盆亦有期,时交立夏最相宜;
?提防鸦雀兼风雨,端赖棚遮细竹支。
?小满风光芒种天,及时理缉计宜先;
?低苗旁摘高苗正,细捉虫儿杆叶边。
?夏至黄梅雨正浓,插扦阴湿便蓬茏;
?防泥溅叶砻糠护,莫烂根须细土封。
?小暑炎氛大暑狂,施肥总怕有妨伤;
?缸边灌透河塘水,须趁晨昏气候凉。
?摘苗完了立秋呈,枝杆繁高爽气迎;
?处署恰宜扶瘦竹,钩枝莫若用麻茎。
?白露时间见蕊头,旁生剔去正中留;
?色浓花大无奇术,只要秋分金汁投。
?留心培植愿终偿,寒露开轩满圃香;
?霜降安排檐底赏,摩形揣色好平章。
?立冬花萎护根芽,剪杆还将腐草遮;
?避冻晒阳溉肥水,三冬培养不宜差。


  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扦插后即上盆,此法优点为根部损伤少,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于三片瓦围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时挖起上盆。此法较前者省工,但挖苗时易伤根,花期与花的品质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于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从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现色时铲断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间播种育蒿苗,5月间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后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壮,花大且开花较早,但较费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间将育好的青蒿苗栽于畦中,5月间嫁接,花蕾现色时移人盆中。其优点为管理方便,株植强健,花亦大。缺点是伤根较重。

  二段根系栽培法此法在东北地区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应用。在5一6月秆插,幼苗成活后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侧枝长出盆沿后,用盘枝法调整植株的高度,并将枝条加以固定,使其分布均匀,上部加上覆盖,不久盘压的枝上即生出根来。当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还可再盘枝调整一次,然后加足肥土。应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齐美观,植株较矮,叶片丰满,枝条健壮,花大,花期长。因盘枝上又生根,故称为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是华北地区常用的栽培方法。一般用于培植独本菊,从冬季秆插至次年11月开花,需时1年。独本菊又名品种菊,每盆栽一株,一株一花养分集中,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的特征。北京培育独本菊已形成传统艺术,早已驰名中外。北京的艺菊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培育独本菊的四大环节,即冬存、春种、夏定和秋养。
(1)冬存。秋末冬初精选脚芽扦插,放在向阳、低温(3℃左右)的室内养护,不干透不浇水,以防徒长。
(2)春种。翌年4月将冬存的脚芽苗分栽在装有普通培养土的“二缸子”盆内,不加肥料,放在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适当浇水并注意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
(3)夏定。当苗长到高约40厘米时,用分期分批摘心的方法,促使萌发新的脚芽。7月中旬以后进行摘心和抹芽,待盆土内萌发出几个脚芽苗时,选留从盆边生出的一个顶芽饱满、长势茁壮的脚芽苗,其余的全部挖掉。待留下的脚芽苗长到约15厘米高时,脱盆另栽于盛有加肥腐叶土“坯子盆”内,先不要将老本剪掉,待新苗长到40厘米高时(这时新根已充实),再把老本齐土剪掉。为了使夏定苗形成老、中、青三段根,因此要随着新株生长先后分三次填土。分别放人碎骨片、腐叶土、麻酱渣和过磷酸钙等肥料。
(4)秋养。8月上旬以后,夏定的新株成形后,翻松表土,再填入三成加肥培养土。这时水、肥要充足。9月中旬植株定型,花芽已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应及时用细竹竿进行绑缚,每隔15厘米~20厘米用绿色塑料条绑扎一道。自9月上旬以后,可每周施一次稀薄麻酱渣水,并相隔施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用looo倍磷酸二氢钾液进行根外追肥,直至花蕾透色前为止。自立秋以后到10月上旬,要注意随时将所有腋芽萌发的侧蕾用小刀剥除,以保证顶蕾充分发育。

独本菊的四个栽培环节,因各地气候和环境等条件而异,因此各地在培育独本菊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条件灵活掌握。

  造型菊的栽培管理 即将菊花进行艺术加工,构成一种特定的型式。

  悬崖菊一般选用小菊品种,用一端弯曲的竹片插入盆中,另一端固定于架上,使植株沿竹片生长,与地面呈45度角,每2-3节绑扎一次。主枝任其生长,侧枝反复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现蕾后进行几次剥蕾,移人大盆养护。悬崖菊一般主枝长约1.5米,置于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繁,颇具特色。如制作大悬崖菊,须提前7—8月间扦插,并于8月至次年3月每日增加光用至14小时以上,以抑制当年出现花蕾。因悬崖菊植株长大,故所需水肥较多,应子充分供应。

  大立菊选用分枝性强,枝条柔软的大花品种,精心培育1—2年,每株可开数十至数千朵花,适于展览会及厅堂用。右用扦插法栽培。特大立菊则常用蒿嫁接,并用长日照处理培养2年妈成。扦插法栽培要点如下:9月间挖5-10厘米长的健壮脚芽插于浅盆中,生根后移于直径12厘米的盆中,室内越冬。次年1月移入大盆。当苗生7-9片叶时,留6-7片叶摘心。上部留3-4个侧枝,以后每侧枝留4-5片叶反复摘心。春暖后定植,以后约每20天摘心1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蹭插 1根细竹,固定主干,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绑侧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后加强水肥管理,经常除芽、剥蕾。当花蕾直径达1-1.5厘米时,用竹片制成平顶形或半球形的竹圈套在植株上,并与各支柱连接绑牢,然后用细铅丝把均匀地系于笔圈上,继续养护。这样培养的大立菊,一株可开化数百朵。

   塔菊(十祥锦)将各种不同花型、花色的菊花接在一株3-5米高的黄花蒿上,砧木主枝不截顶,让其生长,在侧枝上分层嫁接,呈干革命形。各色花朵同时开花,五彩缤纷,非常壮观。培养十祥锦菊,在选用接穗品种时,要注意花型、花色、花大小等的协调和花期的相近,以使全株表现和谐一致。

   案头菊  株矮、花大,可布置厅堂、几案。它有占地面积小,生长期短,观赏时间长等优点。案头菊的栽培主要掌握选择品种、适时育苗与激素处理三要点。案头菊宜选用大花、花型丰满、叶片肥大舒展的矮形品种,如绿云、绿牡丹、帅旗、灯下舞娘等。扦插育苗的时间宜在8-9月间。待根系粗壮时移入直径10厘米的盆中,1周后施完全肥料,以后逐渐加大肥料浓度,至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每次浇肥水,切忌过多。扦插成活后,即用矮壮素B9(N-2甲胺基丁二酰胺酸)2%水溶液处理,以后每10天处理1次,直至现色为止,总共4-5次,即可实现矮化。

    切花菊的栽培管理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约占总量的30%。
    菊花切花的周年供应鲜切花生产,须做到周年均衡上市。常规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寒菊),品种极多。不开菊花的月份,则通过人工催延花期,来解决供应问题。菊花的花芽分化与开花,和叶数、株高、日照及温度都有关系。花芽分化需要生长到展叶10片左右、株高25厘米以上,至开花尚须45—60天时间。一般秋菊、冬菊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长日照条件下,则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种,则在长旧照的条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在常规栽培的条件下,广州地区夏菊最迟开花品种为六月黄、六月白、贵妃红等,但夏日气温高,日用强烈,开花时这些品种也应置于荫棚下。秋菊最早开花的为早黄、早白、白蟹爪、黄泥金,一般10月下旬或11月初就已开花。7、8、9、10月四个月需用人工加光或遮光,调节气温及湿度等即能将秋菊提前开花,将夏菊延迟开花,使切花生产全年分批均衡上市。人工加光,一般用100瓦或60瓦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1米处,每盏照射面积4平方米。加光及遮光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间歇或短暂加光,即在黑夜里加光0.5—1小时,二是白天给以若干小时的黑暗处理(即日间遮光);三是早、晚提前加光,以增加日照时数,或遮光以延长黑夜时间。四是选择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切花辅地每亩约栽6000株,即每平方米种8—9株。每株留5枝,定植后 20天去顶,经常剥除侧芽,至现蕾期则要及时剥蕾。每亩约可收获3万枝切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以上几种病的病原菌均属真菌,皆因土壤湿度太大,排水及通风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选生态条件良好处栽培,并需注意排涝,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根。盆土宜用1:8福尔马林液消毒,生长期中再用波尔多液,80%可湿性代森锌液,或50%可湿性托布津液喷洽。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蛴螬、潜叶蛾幼虫等,可通过人工捕杀及喷药进行防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赏

   菊花是我国名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著名诗人屈原所若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古人爱好菊花开始是从实用价值出发,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菊服之轻身耐老”。随着时代的演变,菊花形色的发展,对菊花的爱好又逐步发展到欣赏它的姿态,赞美它的风格。“莫嫌老圃秋容淡,犹看黄花分外香。”这是宋朝诗人韩琦赞美菊花开花于深秋之际的诗句。时值深秋,寒气袭人,万花凋谢,唯有菊花此时却五彩缤纷,变化多姿,傲霜怒放。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种菊欣赏,题咏抒怀,已成风尚。
     独本菊因一株只有一朵花,营养集中,花朵硕大,能充分体现出该品种的特性,在菊展中多用于品种展出。悬崖菊多用小花系品种培植,繁花朵朵,花团锦簇,如居高悬崖,别具雅趣。大立菊一株着花数百朵,常加以人工整理,使之花序井然,或扎成各种图案花纹,一旦花开,美丽壮观。充分体现出巧夺天功的园林艺术。高按菊则是充分借用青蒿高大健壮的体魄,让菊花寄居其上,形成高大的菊塔,蔚为奇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文章欣赏

魏晋作品

魏·钟会·菊花赋
 何秋菊之可奇兮,独华茂乎凝霜;挺葳蕤于蒒春兮,表壮观乎金商。延蔓蓊郁,缘阪被岗;缥干绿叶,青柯红芒。芳实离离,晖藻煌煌;微风扇动,照曜垂光。于是季秋初月,九日香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百卉雕瘁,芳菊始荣;纷葩晔晔,或黄或青。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乃有毛嫱西施,荆姬秦赢;妍姿妖艳,一顾倾城。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仰抚云髻,俯弄芳荣。

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 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晋·陶渊明·饮酒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晋·嵇含·菊花铭
煌煌丹菊,暮秋弥荣。
旋蕤圆秀,翠叶紫茎。
诜诜仙徒,食其落英。
尊亲是御,永祚亿龄。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傅统妻·菊花颂
英英丽草,禀气灵和,
春茂翠叶,秋曜金华,
布濩高原,蔓衍陵阿,
阳芳吐馥,载芬载葩,
爰采爰拾,投之醇酒,
御于王公,以介眉寿,
服之延年,佩之黄耇 ,
文园宾客,乃用不朽。

晋·袁崧·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作品

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陆龟蒙·忆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许棠·白菊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
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
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唐·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讯网|花卉中国 ( 冀B2-20050128号-14 )

GMT+8, 2025-4-4 23:57 , Processed in 0.0928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